〔台商跨國監察2〕2003.07
聯合報系在海外發行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其美國洛杉磯分社員工於 2000年9月間接獲通知,面臨減薪及調整薪資結構的勞動條件下降情形,於是若干員工開始與「美利堅傳媒工會」(CWA)接觸,進行組織同事加入工會的行動。
2001年3月20日,洛杉磯分社員工以78比63的投票數通過加入工會,但公司持續以部分員工為管理階層的理由,拒絕承認工會並向「勞動關係委員會」(NLRB)上訴。在這段期間,工會還雇用「打擊工會專家」(union buster)不斷對員工施加壓力、打擊主要的組織幹部,意圖達到壓制工會成立的效果。
2002年7月25日,洛杉磯分社員工代表在「全美總工會」(AFL-CIO)組織者陪同之下,回到台北召開記者會,向台灣社會各界說明世界日報的爭議案,並與聯合報系管理階層進行會談,但事後資方並未做出善意回應,甚至變本加厲以各種手段打壓那位員工代表。
2003年7月9日,工會計畫在世界日報洛杉磯分社前發起示威遊行活動,抗議資方的打壓工會行為。洛杉磯分社員工致函台灣的工會及勞工團體,詢問在台灣發起同步聲援活動的可能性,於是在「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的發起之下,敬仁勞工中心與苦勞網協力邀請本地眾多勞工團體代表,在台北時間的同一天下午共同參與了「報業從業人員勞動三權:聲援世界日報工會」座談會,會中並發表連署聲明聲援洛杉磯分社員工。
延伸閱讀:
連署聲明 2003.07.09
收文者:洛杉磯世界日報工會組織委員會
副本收受者:聯合報系
聲援洛杉磯世界日報勞工,保衛勞工團結權無國界!
Support the Los Angeles CDN Workers; Defend Workers' Right to Organize!
親愛的洛杉磯世界日報社的勞工兄弟姊妹們: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at Los Angeles China Daily News,
我們在此向你們致上來自台灣的敬意!兩年來,你們在為了組織工會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展現了令人敬佩的勇氣與風骨。我們相信,組織、參與工會的自由,是文明社會中勞動者最基本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我們也相信,憑著團結的力量,堅持尊嚴的勞工終將勝利。
Warmest greetings from Taiwan! We salute you for your perseverance in the two-year struggle in defense of your right to organize. You have shown the world the most admirable courage and decency of the working class. We share your belief that freedom of association is an unalienable basic right of workers in a civilized society. We also believe that, with the power of solidarity, workers' insistence on dignity shall prevail.
兄弟姊妹們,你們現在正在經歷的各種不公平待遇,我們感同身受。從戒嚴時代迄今,台灣各產業的勞工也曾經犧牲奉獻爭取團結權及各種法定勞動權益。打壓工會的行徑,至今猶在;對彼之反抗,也未曾稍歇。在大眾傳播業,從80年代中開始的爭取自主工會的運動,以及之後一次又一次保衛工作權與尊嚴的抗爭,這些歷史,我們都記憶猶新。爭取勞工團結權的努力,是台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長期奮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詎料今日,遠在大洋彼岸的各位,也與台灣勞工一樣,不得不挺身而出。
Brothers and sisters, we understand the agony you are experiencing under the unfair treatment. Since the time of the martial law, worker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 Taiwan have also sacrificed in pursuit of the right to organize and other legally ascribed labor rights. The union-busting practices still exist today, and the struggle resisting such practice has never ceased. In the mass-media industry, we have witnessed one after another struggles, starting with the fight for independent unions back in the 1980s, and onto many struggles in defense of workers' dignity and the right to a decent job. We proudly see this recent experience of the struggle for workers freedom of association a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Taiwanese people's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What we did not expect is that you, on the far side of the ocean, would be forced to experience the same thing as Taiwanese workers have been.
世界日報的母公司聯合報系,在台灣社會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且是首個創立媒體工會的報業,並成為報業界勞資和諧的典範,理當對十餘年來台灣社會變遷有深刻的體會,更應該從中理解團結權對於勞工的重要性。在此,我們呼籲美洲世界日報社,停止對洛杉磯世界日報工會組織委員會及支持工會之員工的打壓,即刻與勞方展開誠信協商,共謀解決之道。
The United Daily News Corporation, the parent company of your employer the Chinese Daily New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aiwanese society. It's the first newspaper corporation where the employees have their own union. The respect for labor rights is a good paradigm among Taiwan mass-media industry. The UDN management should have learned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society how workers value greatly their freedom of association. We call on the CDN management to desist from repressing the CDN workers' organizing drive, and immediately start good faith negotiation with the workers in order to seek a mutually satisfactory resolution.
最後,我們要再次向洛杉磯世界日報社不屈不撓堅持捍衛結社自由權的勞工兄弟姊妹們,致上我們熱切的團結之意。祝你們早日勝利!
Once again, we would like to give you, sisters and brothers at the Los Angeles CDN who have fought so hard to defend workers' freedom of association, our warmest solidarity and best wishes. May your cause prevail soon!
團結
In Solidarity,
連署名單:Signatories:
全國級工會 National Federations:
全國產業總工會 Taiwan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全國總工會 Chinese Federation of Labor
產業別聯合會 Industry-Wide Federations:
大眾傳播工會聯合會 National Federation of Mass Media Trade Unions
台灣石油工會 Taiwan Petroleum Workers' Union
台灣電力工會 Taiwan Electric Power Labor Union
中華電信工會 Chunghwa Telecom Workers' Union
台灣鐵路工會 Taiwan Railway Labor Union
中華海員總工會 Chinese Seamen's Union
地區級總工會 Local Federations: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 Taipei City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高雄市產業總工會 Kaohsiung City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產業工會 Enterprise-Level Unions
媒體產業 Media Industry:
聯合報產業工會 United Daily New Union
中國時報產業工會 China Times Industrial Union
中視產業工會 China Television Industrial Union
其他產業 Other Industries:
大同公司產業工會 Ta-ton Corporation Industrial Union
欣欣客運產業工會 Shin-Shin Bus Industrial Union
台灣銀行產業工會 Bank of Taiwan Industrial Union
台灣企銀產業工會 Taiwan Business Bank Industrial Union
中鋼工會 China Steel Union
新竹縣新三興產業工會 New Sanshin Industrial Union (Hsinchu County)
台南紡織太子廠產業工會 Tainan Spinning Industrial Union
榮興電線公司產業工會 Junghsing Wire Industrial Union
大同公司三峽廠產業工會 Ta-ton (Sanhsia, Taipei County Plant) Industrial Union
大亞電纜關廟廠產業工會 Taya Electric Wire and Cable Corporation (Tainan Plant)Union
國產實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廠產業工會 Goldsu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Union (Taipei Plant)
華南金控產業工會 Huanan Financial Holding Industrial Union
交通銀行產業工會 Chioa Tung Bank Industrial Union
勞工支援團體 Labor Support Organizations: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 Focus on Globalization
敬仁勞工安全衛生中心 Ching-Jen Labor Health and Safety Center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Committee for Actions on Labor Legislation
勞動人權協會 Labor Rights Association
工人民主協會 Workers'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苦勞網 Coollouder Web
連結雜誌社 Linkage
媒體專業團體 Media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台灣記者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Journalists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Media Watch
媒體改革學社 Campaign for Media Reform
傳播學生鬥陣 Communication Students Association
其他民間團體 Other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 Peacetime Foundation of Taiwan
新社會協進會 Association for a New Society
新社會學生鬥陣 Students for a New Societ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台灣大學大學論壇社 University Foru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附錄:世界日報員工的組織結社權被慢性凌遲
作者:John Logan(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勞動關係研究所)
摘譯:敬仁勞工中心
打擊工會專家(Union Busters),是近二十年來廣受注意的新興產業。它以「顧問」名義,專門協助企業對付工會,並從中取得巨額的利潤佣金。「顧問」所提供的服務,包括:教導資方行使不法行為以打壓工人結社權、鑽法律漏洞拖延工會的團體協約談判、分化工人、污名化工會組織者、教導管理階層透過一對一約談恐嚇工會會員……雖然它的收費是很昂貴的,仍然很受資本家的歡迎。以其中的佼佼者、出身於紐約的Burke集團為例,從1981年成立至今,該集團的打手律師已經主導了超過800起破壞工會的行動,賺取了數百萬美元的金錢。Burke集團的成員分布於美國的23州,以快遞的速度提供「顧問」給各州出狀況的公司,有效地達成替資方「滅火」的任務。並且自1990年代以來,該類公司發展出更分殊化的專業分工模式,Burke集團的成員中便有精通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菲律賓語、克里澳耳語(Creole)與數種中國方言者,它因此自誇具有對付各種語言工人的能力。
據統計,光1990年代,美國的資本家直接支付給工會打手的佣金超過20億美元,這還沒算上公司本身為了打擊工會組織所耗費的主管訓練費、開會支出等等。近期的研究也指出,有3/4的公司將「聘請工會打手作公司顧問」列入對付工會的標準作業程序,這也明顯打擊了工會組織率。
Burke集團已經跨國化,它早將觸腳伸入同樣有長期的工會組織傳統的加拿大與英國。著名的公司如奇異、Honeywell、亞馬遜網路書店都早從2000年6月就接受Burke公司的打擊工會專家提供的服務。與「打擊工會專家」毫無交手經驗的英國工會,陡然驚覺會員在各種骯髒手段下分崩離析,面臨前所未有的失血打擊。
Burke集團跟世界日報爭議
有一個正在發生中的案例,就是位於美國洛杉磯蒙特羅公園市的世界日報(註1)社打壓工會一案,來自Burke集團的「打擊工會專家」也是採取典型的手法,諸如:質疑工會的代表性、對於訂定團體協約的要求採拖字訣、騷擾工會幹部、聲稱工會破壞勞資關係、以關廠說法威脅會員、失業恐嚇、減薪恐嚇;並在員工贏得加入工會的投票之後,持續對幹部與支持者施壓,監聽、威脅等手段紛紛出籠。該「專家」使得世界日報社方花費了大把的銀子,卻換來勞資關係惡化、社方被控涉及多項違反美國勞工關係法案(NLRA)的不當勞動行為,引起社區的反感(註2)與多位美國議員的嚴重關切(註3)。
就如同數不清的類似案例,世界日報案例也證明了,美國勞工關係法案不足以保障勞工的組織結社權與集體協商權。資方憑藉其豐厚財力,儘可以繞過法律的漏洞,透過無止盡的上訴與冗長的官司來破壞勞工的團結。就如同世界日報工會的遭遇,在長期的程序拖延與經年訴訟之下,美國有超過1/4的工會並無法順利地達成與雇主締結團體協約的目的。柯林頓時期的「全國勞工關係委員會」(NLRB)主席Fred Feinstein就提出警告:「受僱者締結團體協約的能力,完全被隨著工會投票勝利而來的經年纏訟所破壞殆盡」。而世界日報員工通過加入工會的投票至今已經兩年多了,他們至今無法跟資方締結團體協約。
譯後語:
世界日報案例之所以值得重視,不僅在於其員工多數為台灣籍移民,更在於其總公司為台灣的聯合報社。在台灣,報業從業人員普遍面臨人事精簡、裁員、勞動條件大幅惡化的危機,資方在美國破壞工會團結權的手法,極有可能運用到台灣的受僱者身上,而台灣的場廠工會組織模式,比美國的全國性產業從業員工會更沒有資源與資方作長期對抗的。
註:
1. 聯合報(United Daily News, UDN):總部在台灣的聯合報媒體集團,一九五一年由王家創辦。該家族的全球媒體事業包括在台灣的聯合報、在北美的世界日報(包括洛杉磯、紐約、舊金山、溫哥華及多倫多分社),以及在歐洲、泰國和印尼發行的報紙等。
2. 社區聲援的簽卡行動(卡片上說明支持世界日報員工行使法定及民主聲音的權利),得到超過五百名社區人士的簽名。社區要求世界日報終止攻擊員工籌組工會的權利。遺憾的是,世界日報及其在台灣的母公司仍一直忽視社區及民選官員的聲音和請求。
3. 美國國會議員已經出面支持世界日報員工籌組工會的權利。此外,加州的民選官員也公開支持員工並且呼籲世界日報尊重員工的權利。加州第31選區國會議員蘇麗絲(Hilda Solis)在3/13/2001去信給世界日報社長蘇民生。當時的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市議員(現任加州州眾議員)趙美心博士也在3/9/2001去函。這些信件請蘇民生保證讓世界日報員工在沒有干擾、威脅、質問或歧視的情況下,自由行使他們的權利,投票決定他們想不想要工會。
然而,世界日報不是回應以合作的態度,而是威脅恐嚇這些民選官員。3/14/2001,世界日報雇請的律師阿金生(Steven Atkinson),要求這些信件禁止流通,並且去函所有收信人。律師最後言明:「報社保留一切追訴此事的法律權利」,這句話被理解為要控告政治人物的威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