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耀文電子工會抗爭事件:組織者訪談1

訪問者:敬仁勞工中心 
受訪者:吳美玲(耀文產業工會常務理事)、劉如珍(耀文產業工會小組長) 
時間:2004年12月16日 
地點:敬仁勞工中心辦公室 
說明:問題前如有編號為原訪問題綱順序,如為問字則為訪問當時的進一步釐清。本訪問稿整理後經受訪者校閱過。

1. 能否請妳們先談一下目前勞資協議的執行情形?

答:當初勞資協議分三個部分:一是以勞退金支付九成資遣費;二是公司支付每人15,000元下腳料變賣所得;三是公司再支付每人兩個月平均工資。目前前兩個部分已經領到,第三個部分還沒有。現在工會還是以每天分三班、每班五至六人輪班的方式在工廠警衛室駐守。勞保的失業給付第一期已經發放,有些單親家庭到縣政府申請急難救助也有拿到錢了。

2. 在耀文營運不穩的狀況發生之後,員工的情緒似乎很快就爆發出來,妳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答:近的來說,此次抗爭產生的來由是薪資延遲發放,而且無薪休假的狀況不斷發生,大家開始警覺到公司的運作狀況不穩。經過幾次非正式會議的醞釀之後,9月9日那天工會召開了第一次臨時會員大會,當天有200多會員參加(總會員數460),大家第一次經歷那麼多人一起開會,覺得氣勢足夠,便決定9月14日再召開一次正式的會員大會。當天總經理一到場就站上桌子說沒錢那種囂張的態度激怒了所有人,氣勢就這麼起來了。

遠的來說,耀文在91年最高峰時有2000多人,92年4月公司發生跳票事件時還有1600人,到這次抗爭發生時只剩600多人(外加外勞400多),員工數掉得很快,這中間經過資遣,還有很多都是沒有辦法忍受不合理的管理方式,而被逼得自己走的,所以留下來的也都積怨已久。這期間還有減薪,每個人的薪資降了大約一萬左右,到了最近因無薪排休太多,甚至有人只領到基本薪資15840,還得到外面打零工。

問:工會是最近才成立的?能否談一下當初成立的原因?

答:92年4月公司跳票的時候,我就認為要成立工會了,但當時大家覺得反正薪水還有正常發,所以也就算了。今年3月工會成立,其實發起人都是經理級的,本來幹部也都是要內定的。有人說公司是故意的,要等工會成立之後,那他們就有藉口來打壓勞工,但都是傳言無法求證。當時我們有找劉庸商量,他一直說工會一定要有基層的參與,我們就說服了一些單位主管不要出來選,後來結果是基層出身的幹部大概佔一半。當時的目的主要是想建立一個協商窗口。

問:那在這次的抗爭過程中,妳們覺得基層出身的幹部跟經理級的幹部在態度上有何差異?

答:基層出身的幹部就是比較敢衝,反正一樣是沒工作;而經理級的比較會留後路,因為他們會想說,如果以後還要在這家公司繼續工作,那事情弄得太僵也不好,還有他們都有被公司逼著貸款買了不少庫藏股,如果把公司弄倒了對他們還說也不利,所以他們在公開場合就會退縮。間接人員(白領)比較會考慮到以後的事情,像現在還會有人怪我們弄倒了公司、害他們沒工作,我想這是位子不同的問題。

3. 整個抗爭過程總共經歷了46天,但會員一直保持相當高的參與率,妳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答:這段期間會員的參與率一直維持在八至九成,我覺得經過這兩年員工的流失之後,還留下來的多半是家裡不是很缺錢的人、經濟壓力還好,所以可以撐下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以為很快就能解決,所以很熱情,但經過一個禮拜之後,後來漸漸就變成無力感,很多人都會問我到底有沒有希望。我覺得比較好的是,抗爭後半段我們有把大隊長納入理監事會的決策會議成員內,這樣比較能聽到基層會員的心聲,因為他們抗爭期間就是跟自己隊的會員在一起,大家有什麼想法或抱怨都知道,比較能反映基層的聲音。(抗爭期間工會分五大隊,每隊由85至150人不等;每隊再分小組,每小組8至15人不等)。

整體來說,就是為了利益嘛,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4. 最後公司終於低頭讓步,妳們覺得主要的成功施壓點在哪裡?

答:我覺得其實是那些「圍事」的也不想拖太久。說來好笑,其實主要不是靠勞工抗爭的力量。這是我的個人想法啦,你可以問其他人的意見。因為「圍事」的為了耀文的事也已經圍了很久,再圍下去就成本太大,他們也想要盡快解決,這樣他們可以盡快處理裡面的機器。像一直到現在,每天在裡面都還有人在保養那些機器,以前那些機器都是不停運轉的,可是那麼久沒有人工作了,大家都說現在一開機可能會爆炸,拖得越久、那些機器就越不值錢。對公司來說也一樣,外面有人在抗爭,就算有想接手的人也不能來看設備,會影響到重整的問題。

問:那妳的意思是說,勞委會沒有發生作用囉?

答:如果沒有「圍事」的因素的話,我想勞委會那邊會發生作用,可是今天「圍事」的已經介入了,我覺得其實是他們也想要快點解決,所以叫公司快點處理。

問:那當時工會是怎麼應付「圍事」的問題?

答:「圍事」的那些「黑衣人」都有公司委託的資產管理公司的工作證,他們都說出貨是有合法依據的。有一天我們有讓他們出了一批貨,當時很多會員都擠在大門前,我怕會發生衝突。但後來他們要出更多貨,我們就沒有讓他們出了。(編按:訪問單位這邊聽到一種說法,因為耀文事件已經上新聞、浮上檯面,所以「圍事」的不敢太放肆,如果事情還沒受到注意,那他們的行動可能就較無顧慮。)

5. 在抗爭一開始的時候,工會有沒有討論過訴求與策略?除了爭取資遣費之外,大家有無討論過公司是否有繼續經營的可能性?妳們覺得爭取工作權是可能的嗎?

答:會員會站出來是因為公司的不理性管理,所以讓很多人站在一起。剛開始是義輔協會曾爸那邊協助我們,我跟曾爸之間的相處一直很好,但他比較有主導性,他會說既然妳們要我來協助妳們,那就由我來替妳們出面就好了,妳們不用過問太多。可是大家會想要知道過程如何呀!後來桃園愛鄉Alumin(呂德明)、芳萍及勞服中心偉凱,還有產總這邊,他們就不會太主觀,他們會告訴我們他們的想法及判斷,然後由工會自己來決定。

問:大家有想到在耀文繼續工作的可能性嗎?

答:9月9日臨時會員大會作成的決議是「恢復勞動條件」,9月16日會員大會剛開始的訴求也是這樣,那時還沒想到未來的問題,可是總經理來就直接說公司只想留300個本勞跟150個外勞,薪水也不會恢復,缺錢的人就自己走。大家等於心都冷了,每個人都很氣憤,要弄倒公司的想法就開始傳佈開來。那天下午曾爸說要再給公司十天的時間,會員根本沒有辦法接受。

問:妳們覺得這些勞工團體給妳們的最大協助是什麼?

答:行動策略、談判技巧方面,像他們會教我們在協商談判的時候要怎麼說,我們比較不知道這些事情。偉凱很好的一點是,他有事會先去找其他常務,他知道如果先找我,我還要去說服其他幹部、可能會夾在中間,所以他先去找其他常務,這樣比較容易達成共識。

6. 10月6日那天晚上,會員對於是否夜宿勞委會前面有不同的意見,妳們怎麼看待當時的爭議?

答:我一直到現在都還是覺得當天的處理結果是很OK的。我們覺得決策方案只能有一個,所以堅持不能表決,表決就是代表有不同的決定嘛!後來第二天到總公司去,大家的反應都很好啊,都說是應該要去一下。

問:妳們覺得當天的決策有需要檢討的地方嗎?

答:其實這整個決策過程都是理監事會一起討論出來的,可能是決定了之後才告訴會員,大家有點不了解那過程,人總是會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就有些反彈。當時一些來協助的勞工團體也都有說話,像毛大哥他們,就有人說他們不了解我們員工的處境,我想這是不了解那決策過程。休息時間我下去跟大家溝通的時候,有不同意見的人都不直接跟我說話,她們怕我為難,反而是想透過其他人來告訴我她們的想法。

7. 聽說妳們先前在三峽廠時也擔任過工會理事,妳覺得這段經歷對妳參與這次抗爭是否有影響?

答:如果你是問成立工會的話,那倒沒有關係,我們三峽廠轉移到平鎮廠的同事中,有些人會跟我抱怨,我反而跟她們說,如果別人能忍、妳也應該能忍下去。如果是指這次抗爭的話,畢竟我們在三峽廠時有勞資協商的經驗,比較不會怕,也比較知道什麼可以作、什麼不可以作。我們同部門從三峽廠來的都很團結、很支持我們,都會跟我們說,妳們放手去作、我們支持妳,給我們很多鼓勵。

問吳美玲:我看妳拿麥克風主持會議的樣子,其實頗有架式不像新手,請問妳有受過類似團康領導的訓練嗎?

答:沒有,可能是我哥競選過里長,我幫他助選時的經驗吧!還有公司有一陣子從華通電腦找來一個總經理,那時要開朝會,我有當過幹部要主持帶隊,可能跟這些經驗有關。其實我也會怕啊,有時也會不知道要說什麼,像大會第一天,我就很感謝奇峰他給我很多意見,教我要說什麼、注意什麼。

8. 請問妳們對未來是否有什麼生涯規劃?如果有機會的話,願意再參與工會或勞工團體的活動嗎?

答:以後還是要去找工作,應該還是會先找同類的工作,電子業方面。至於勞工的活動,我們當然是會有意願參與,要當專職的組織工作者得看機會,至於其他的一些活動,我們當然是會有意願參與。像我們的募款所得還有一些錢,有些人就會說是不是要大家分掉,可是我們很贊成芳萍所說的,「取之於社會應該用之於社會」,我們會把這些錢回饋給其他勞工。(編按:後來華隆桃園廠關廠抗爭時,耀文工會也捐出了這些募款所得的部分給華隆桃園廠工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